这是一段对话描写。在黛玉、宝玉、贾母的口中,都曾用指示代词代指宝玉佩带的那块玉,但是他们所使用的指示代词却有所区别:黛玉用的是“那”、“那个”,贾母用的是“那”、“这个”、“这个”,而宝玉则全用“这”。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是由于他们对待这块“通灵宝玉”的态度不同的缘故。
伟德体育方法
黛玉对这块玉,在未见宝玉之前,就听其说过是宝玉落生时衔在口中的,及见了宝玉,又看到的是用“一根五色丝绦”系在项上的,因而,早已把它当成了“一件罕物”,在内心里自然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像对待神明一样的对“罕物”的敬畏之情,形成一种心理上的距离。况且此时宝玉动问,她有“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不能不在回答时,表现出对对方独有其玉的钦羡和对那玉的赞美。
伟德体育工具
所以就小心翼翼地用远指代词“那个”、“那”来指代极为细腻地表现出黛玉的微妙心理。而宝玉就与黛玉不同,他不但不认为他成天挂在脖子上的这块“通灵宝玉”是“罕物”,还咒骂它“不是好东西”,是“劳什子”。在内心里不但没有敬畏,而且很讨厌。所以,他就用近指代词“这”来指代,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眼前这东西乃“劳什子”而已,并非什么法力无边的“通灵”之宝。有力地突出了他对“通灵宝玉”那种蔑视的情感。
伟德体育原料
而老贾母对这块玉又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她那装满了迷信思想和封建信条的脑子里,宝玉就是他的命根子,而这块玉又是宝玉的“命根子”。所以她是把此石虔诚地当作“通灵宝玉”来看待的,笃信这法力无边的“通灵”之宝一定能镇住妖魔,护住宝玉之命的。因而,在称它为“命根子”的时候,便着上了一个“那”字,以表示她对此石——“神灵”的敬赖。而当说到黛玉有没有此物时,又讳莫如深地用“这个”来代指,而不去直呼其名。好像叫了它的名字就是亵渎了神灵,便是大不敬,表现出一副小心翼翼,毕恭毕敬的神态!
伟德体育软件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段对话中的指示代词的运用,既符合人物的性格,又符合此时此刻人物的心境。凝练含蓄、巧妙准确地写出了黛玉、宝玉及贾母说到那块“通灵宝玉”时的态度和神情,有力地表现了宝玉的叛逆性格。 三 还请看下面几个例句: (5)“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6)“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7)“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8)“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 (9)“在这里不要想家,想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也只管告诉我。” (10)“这倒是我先料到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
伟德体育步骤
这六个句子都是从王熙凤那段不算太长的自我表白中摘录下来的话,虽不长,却八次用了第一人称代词“我”。这种现象,如果仅仅归之于组织句子,顺畅语气的需要,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认为,作者的主要目的,是用着反复出现的“我”字来突出王熙凤的性格刻画其抓住一切机会出风头表现自己的丑恶灵魂。如果把王熙凤的语言同其他人物的语言比较一下,就更能看出这一点,因为只有“这熙凤”才“我”不离口,而别人是不这样说话的。
伟德体育解释
最后还看一个例子: (11)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这个句子的后一个分句是一个被动句,按正常的造句规律,“被动”对象是不出现在动词谓语之后的。那么,此处为什么一反常规地将“他”字用到了“耻笑”的后边呢?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体会一下,就可以明白:这是一种修辞上的需要,是一种艺术表现上的需要。
伟德体育经验
首先,“他”字具有强调突出的作用。强调黛玉初进贾府时的内心世界,突出“他”的自尊、聪明和精细。其次,还可以起到舒缓语气、增强韵律的作用。如果不用这个“他”字,便成了“耻笑了去”,“耻”、“笑”、“去”都是仄声字,读来语气急促,缺乏音乐性和节奏感,不易上口。而着上“他”字,便平仄交错,有抑有扬,顿生旋律之美了。可见,这个“他”字也用到了妙处。
伟德体育知识
综上所述,可见曹雪芹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代词的运用,是费尽心血、匠心独运的。在语言大师曹雪芹的笔下,代词已经成为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而不再仅仅是造句的工具了。因而,对它们如果只是从语法的角度去理解,不光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也 不能准确地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势必辜负作者“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苦心。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担任15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经验。
Copyright 2004-2014 All Rights 群众路线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