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了,重视一件事情完全有更好的路径解决之,并不仅仅是纳入课程一途。我们总是过于迷信“课程教育”,过于依赖集体补课,似乎只要大家都排排坐了,灌输了,学习了,讨论了,批判了,那个学术失范的事情就解决了。这其实是再度走入了一个“课程崇拜”、“考评依赖”的误区,要说可能有“成效”的话,也不过是对上边、对社会有一个“交代”而已,很难真正担得起匡正学术风气的重任。而且,因为这样的强调,甚至会遮蔽学术腐败难以绝迹的真正原因,延缓对目前学术评价机制进行改革的进程。
新2皇冠方法
首先,让学术回归学术,建立起“有制度保障的、自由、平等、开放的学术竞争环境”。不要再以繁缛的评价体系干预高校的教学科研了,也不要再增加新的评估内容,哪怕它的名目叫学术道德。就在15日教育部召开的学校学风建设座谈会上,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呼吁,废除那些不符合科学精神和学术传统的学术评估和评价制度,或许可以对净化“学术空气”起到重要的作用。他认为,各种评价和评估正在演变为一种“学术科举制度”,这种“制度”将“学术成就”与各种实在利益“定量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种貌似精确的手段遏制了学术研究的灵魂,制造了大量“学术泡沫”,乃至大量的“恶学术”。(中国新闻网3月15日)
新2皇冠工具
此外,作为一种补充,整治学术失范还应该真正开放社会监督,比如网络监督。只有这样的开放门户,才能跳出利益共同体的“睁一眼闭一眼”式的监督,学术不端、学术造假等腐败行为才可能无所遁形,而学术规范的公共领域才有可能真正形成。如果仅仅依赖诸如学术道德委员会之类的内部监督,注定不乐观 您现在正在浏览:网站首页 → 文章首页 → 中语新闻 → 教育时评 捐助款撂倒一串校长暴露三问题 作者:李北陵 时间:2009/3/24 10:49:47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95
新2皇冠原料
一条新闻,引得举国皆惊:千万“捐助款”,撂倒广西大学附中一串校长——原校长、原党委书记因贪污受贿罪已被起诉,而此前该校4名原副校长也分别被判处“判3缓3”至4年半不等的有期徒刑。(3月17日新华网)
新2皇冠软件
千万“捐助款”撂倒一串校长,暴露了学校管理存在的三个问题。其一,“捐资助学”已成乱收费的“挡箭牌”。义务教育法提出,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向义务教育捐赠,各省区市也出台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操作办法,明确规定捐资助学属于自愿行为,学校不得把捐资助学同录取学生挂钩,杜绝以钱买分,以钱买学籍,以钱选校。但由于缺少监督,原来被视为弥补我国教育经费不足、改善办学条件措施之一的“捐资助学”,已经事实上走了样。广西大学附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新2皇冠步骤
其二,体制外运行的“小金库”依然存在。按照财务管理规定,学校的账目应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所有“捐资助学款”必须统一缴纳到公共专用账户上,不得有体制外运行的小金库。但实际上未必这样执行了。广西大学附中校长个从就可以“同意”,将钱存入几名副校长的私人账户和学校食堂账户。这样的“账外资金”,必成为漏洞,为贪污创造条件。
新2皇冠解释
其三,教育资源配置明显不公。优质教育资源严重匮乏,且过分集中,使得学校与学校之间在生源等方面苦乐不均。那些占据经费、师资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自然成了“卖方市场”,“家长求着学校收钱”的现象出现在所难免。广西大学附中就是这样一所占有优势教育资源的重点中学,凭着“良好的校风、雄厚的师资力量、丰硕的教学成果”,促使学生家长“自愿捐款”。让贪欲有可乘之机。
新2皇冠经验
事件发生在广西大学附中,问题却不只在一所中学存在。“捐助款”撂倒一串校长,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举一反三查找“捐资助学”、“小金库”和教育资源配置不公的问题,该是各级教育管理机关的当务之实。 中国的出路在那里?在农村。农村的出路在那里?在教育。中国有13亿人口,其中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0%,这是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新2皇冠知识
党和政府历来就十分重视农村教育,通过不断地加大扶持力度。实施“两免一补”政策让诸多贫困学生得到了实惠后,国家又免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让人兴奋,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农村的教育资源现状并不理想,我国农村人口的教育任务之重不言而喻。在农村尽管他们也知道通过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可以报效国家,然而当他们为孩子上学而加重了生活负担时,许许多多的农村家庭不得不算笔“经济帐”,进而对教育产生畏惧感,惟有敬而止步。而当孩子大学毕业,又开始为一份合适的工作而苦恼时,更使农民对上学产生了深深的失望。
Copyright 2004-2014 All Rights 群众路线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