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也要跟着多写多算多练,只看屏幕听课,其一学生对课本陌生,其二屏幕上的东西也成了过眼烟云。”一位参与调查的教师表示,年级越高,学生越需要老师的亲笔讲解,“多媒体可适当使用,以方便呈现知识内容”。 “教育应该是核心,互联网只是技术和辅助工具。”储朝晖认为,必须抓住教育这个需求的源头。“教育作为一个行业或专业,它的连续性始终保持着,而且有着较为严密的组织结构,外在环境和各种因素的影响就如同给一株千年古树施肥,依据树的性能、需求和机理去施肥。”
21点玩法方法
2、新时期教师的角色怎么变? 互联网时代,学生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最为重要?在调查中,69%的教师认为学生应该具备多元的综合素质,另有13%和18%的人认为关键因素在于趋变的创新意识和成熟的思辨能力。 9月20日,教育部正式对外公布《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在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
21点玩法工具
“教师的关注点要向新的方面转变。”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学科教学实验室副主任李晓庆认为,随着中考改革的深入,教师将在以后的教学中注重考察学生的知识积累、思维水平,发挥学生的优势,“学生要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就要构建选择性和开放性的教学,发现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素养。” 后的学生被喻为信息时代的原住民,互联网和大数据影响着他们适应世界、认知世界的思维方式。”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教育学部副部长余胜泉表示,当代教育要发生改变,就要用心倾听技术时代变化和变革的声音。
21点玩法原料
“教育更应该倾听学生的声音,帮助他们在未来生活中找到自己要的幸福。”余胜泉认为,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发展、素质的全面发展,会受到更多重视,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的、柔性的教育,发展学生个性的教育将会成为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21点玩法软件
余胜泉认为,教师要进行“角色转变”,学科教师仅停留在学科知识上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成长和中考改革的需求。在新中考方案的实施背景下,教师眼中看到的将是学生们的强项,不同类型拔尖学生会脱颖而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要将自己提升为学生的学科“导师”。并且,教师要从学科教学、学生学习、学科作业和考试评价等方面做出调整,善于发现真正喜欢和擅长这个学科的同学,保护和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设计个性化作业和开放性试题和答案设计,善于引导他们探究和主动学习的欲望,真正发现、培养学生个性。
21点玩法步骤
“你的鞭子底下有瓦特、有爱迪生。”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海燕在一个论坛上表示,要因材施教,提升教师素养,就意味着老师要善于沟通、善于观察,能看到孩子的独特性,并给予充分的生长空间,“因为时代的变化,教育环境、场景、条件,特别是“互联网+”的变化,对老师的能力、素质的提升要求显得更加突出。” 互联网时代,教师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自身素质?在调查中,25%的受访者认为要提升教育信息化技能,26%的受访者认为要更新知识结构,31%的人认为要形成广阔的视野。
21点玩法解释
3、教师如何借力互联网实施精准教学? 新中考政策后,原来科目必考的“固定套餐”,变成了“语数外+选考科目”的“点餐”。例如北京的中考方案,除了基础的语数外三门课,个人根据自己的强项,有9种组合,54种折分结果。 “学生不必为自己的弱项惶恐,每个学生都有优势的展示机会。”余胜泉认为,中考改革后,伴随选择而来的挑战是学生如何决定自己的选考科目,构建完善的基础知识体系,同时权衡每个科目所投入的时间,以获得最优分数,以及如何了解个性特长,将学科学习和兴趣爱好结合。
21点玩法经验
余胜泉认为,要实现教育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工具。传统的学情分析靠的是教师的经验、教师个体的理解力和责任心。教师运用有限的经验、能力和精力如何精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情?”他认为,借助于大数据工具,通过采集学生全学习过程的数据,形成对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可视化诊断,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科优势,才能为教育教学提供优质、可获得的资源与服务。
21点玩法知识
“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对于学生个体的了解、投入的精力以及学生对自己不同学科学习情况的认识,都会关系到学生具体学科知识、能力、素养的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研发的“智慧学伴”平台希望能以科学的测评,收集学生心理、行为等表征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后,揭示学生心理、认知、情感等各方面的特征,供学生更好了解自己。
Copyright 2004-2014 All Rights 群众路线 Reserved.